找到相关内容5949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清凉国师澄观

    舌不味过午之肴。   九、手不释圆明之珠。十、宿不离衣钵之侧。(《法界五祖略记》)   这十大誓愿,对他的四肢、五官乃至心性,都作了严格的限制。如此做了,不仅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国家公民,而且也是一个...

    郑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61780225.html
  • 社会转型期藏传佛教信仰的变迁

    的精神生活领域,更导致个体心性结构中的宗教性的衰退。这一过程涉及两个方面:一是社会世俗化,即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逐渐摆脱宗教的束缚,社会制度日益理性化,宗教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逐步滑向边缘化:二是宗教自身...

    马晓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53280615.html
  • 人涅盘之后的境界怎么样--星云大师

    就是中学水准的涅盘。在有余依涅盘的境界里,虽然还有肉体存在,仍有饥寒苦乐,可是,心性能断尽一切烦恼,不受饥寒苦乐的影响,平静安然面对人生世事,这就是有余依涅盘。有余依涅盘虽已破除我执、断尽烦恼,但还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05480665.html
  • 灵光与曙光——从明代宗教意识看中国近代文明的发端

    故也。”[30]   除继续肯定个人做为价值主体的地位以外,王阳明之后的学者们还强调要将这种新的价值法则与社会结合,从而从根本上区分独立的“心性”与被动的“禅性”,使之能为现实社会所用。高倡人自然之...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意方式,籍此,消解西方中心话语向第三世界播撒的权威性,打破第一世界文化的中心性,展示本土新文化的和谐清新风格,并指明走向新世纪的新的可能性。”   [参考书目]   [1]张居正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2480767.html
  • 道德代替宗教是道德信仰的确立

    理由时,强化了一种普遍的责任感。理学家拥有的“民胞物与”的胸怀,与其高深的心性哲学及其道德责任感统一了起来。值得赞叹的是,他们一直在孜孜寻求其认为有必要提供的世人均认同的道德基础。明清以降,像黄宗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73681120.html
  • 向佛陀诉说(节录)

    脆弱的心性中,不断地添加油料,让我的信心增强、增强、再增强。   我很欣赏佛陀在《佛遗教经》所说的“忍之为德,持戒苦行所不能及;能行忍者,乃可名为有力大人。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,如饮甘露者,不名为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3981376.html
  • 唯识学的特质

    障故,得大菩提。”太虚大师在《法相唯识学概论》中说出唯识学有六大利益,即“破除我法之谬执、断尽生法之惑障、解脱变坏之业报、满足心性之意愿、成就永久之安乐、证得无碍之清净”。   有情依于第七末那识,...

    常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93681506.html
  • 佛教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作用

    双重的调节作用,增强机体免疫力,促进身心健康。佛教慈悲为怀,对他人的过失用一颗博大的心胸来包容。“开口常笑,笑天下可笑之人;大肚能容,容天下难容之事。”因此,佛教主张要将心性修行到“八风吹不动” 的境界...

    汪祖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1281864.html
  • 达摩祖师禅法十种

    是见性。若不见性,因果等语,是外道法。若是佛不习外道法。佛是无业人,无因果,但有少法可得,尽是谤佛,凭何得成。但有住着一心一能一解一见,佛都不许。佛无持犯,心性本空,亦非垢净。诸法无修无证,无因无果。...。   夜坐偈云   一更端坐结跏趺。怡神寂照泯同虚。旷劫由来不生灭。何须生灭灭无余。   一切诸法皆如幻。本性自空那用除。若识心性非形像。湛然不动自真如。   二更凝神转明净。不起忆想同真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60082176.html
  • 缘分 ·功德·共同体——佛教信仰的私人性与社会性

    制度为基础,并以寺庙、法师、信众三位一体。虽然历经现代佛教改革,佛教的制度形态已多少呈现为教团佛教,但佛教信徒大多注重个人精神的修为、心性觉悟境界的个体呈现,而不以世俗社会生活的组织和制约作为特点,从而...

    李向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592982652.html